项目合作联系人:范经理 24小时在线:139-8001-5715 133-4884-2985 133-4882-7618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关于我们
资质挂靠
工程合作
案例展示
新闻动态
法规政策
联系我们
你的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公司新闻
>>
商场、写字楼、居民楼火灾逃生原则和方法
法规政策
商场、写字楼、居民楼火灾逃生原则和方法
来源:
|
作者:
消防资质加盟合作
|
发布时间:
2020-04-07
|
359
次浏览
|
分享到:
林峰脉作为专业的消防公司,在消防施工安装,消防验收培训中业讲解了大量的消防知识,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商场、写字楼、居民楼火灾逃生原则和方法。
林峰脉作为专业的消防公司,在消防施工安装,消防验收培训中业讲解了大量的消防知识,今天我们就来看看
商场、写字楼、居民楼火灾逃生原则和方法。
逃生原则。
(一)以寻找安全出口为原则,然后利用疏散楼梯向下疏散为目的。疏散路径是:通过本楼层的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疏散楼梯---》首层的对外安全出口。而且按照国家《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
一是每个楼层至少一个以上的安全出口,即:上下贯通疏散楼梯;
二是每个房间门距离安全出口之间的疏散通道最远距离约35米;当确认火灾不在自己所处的楼层时,应寻找安全出口撤离;
三是从安全出口进入疏散楼梯直接通往楼下首层疏散通道的对外出口;
四是旅馆的楼梯间一般都是封闭楼梯间,具有防火、防烟、耐高温、隔热功能是安全空间。因此。要分析判断当时火势的大小和蔓延方向,然后,根据疏散指示标志的指示,有选择的确定疏散目标、疏散路线和途径。
(二)要认真倾听服从事故广播和工作人员的指挥。听从宾馆事故广播引导或工作人员的口头引导进行安全疏散。正规的宾馆员工都接受过消防培训,他们熟悉现场的环境和逃生的路径,一些大型宾馆的保安和服务员都具备消防疏散、救援的基本知识,要按照事故广播的引导或工作人员的引导进行疏散。
安全逃生。在无事故广播和工作人员引导情况下,按照下列步骤进行:
(一)要冷静不要贸然打开房间门。防止室外火焰迎面突入伤人,要用手背试探房间门的温度;
(二)耐心等待救援。当房间门烫手或温度很高时,立即退回室内,等待救援。此时,说明居室外面的火势已经非常严重或燃烧猛烈,不可夺门而出。应立即退回室内等待救援:救援电话119或110,同时做到:
一是要:在敞开的窗口挥动毛巾、枕巾或手电吸引楼下的救援人员的注意.消防队出动白天5分钟,夜间10分钟,现代交通慢也不会多长时间,要耐心不要慌张。
二是要:迅速用水浸湿床单、毛巾等堵塞房间门的空隙阻止烟气和火舌窜入,并用水喷淋房间门降温;
三是要;打开厕所水龙头向室内防水,降低室内温度、增加湿度。
(三)千方百计,安全脱离危险。如果通过触摸房间门此时房间门温度正常或者不是很高,就慢慢打开房间门,观察室外火势并努力做到:
(1)如果:前方、左右两侧35米距离没有火在燃烧时、烟气也不大,就立即采取撤离行动。迅速沿着本层疏散通道寻找安全出口(因为35米范围内应该有一个安全出口,可进入楼梯间并有一部向下疏散的楼梯),从安全出口处进入楼梯间后,继续迅速向下疏散直至首层.因为火灾时火和烟气是向上蔓延和流动的,楼下的火势和烟雾不大可以证明楼下是安全的;
(2)如果:此时疏散通道已被烟气封锁或弥漫烟雾时,必须经过烟雾区应尽量降低身体或爬行。由于火灾发生时烟气大多聚集在上部空间,一般离地面三十公分仍有残存空气可以利用,可采取低姿势通行或爬行方式。爬行时要将手心、手肘、膝盖紧靠地面,并沿着墙壁边缘行进,以减少吸入浓烟和上方塌落物的伤害;
(3)如果:此时疏散通道内已见火焰不是很猛烈,必须经过火焰区,逃生前最好将衣服用水浇湿或用湿毯子、床单裹住身体或用湿衣服包住头部等裸露部位。防止被火焰灼伤或塌落物砸伤;
(4)如果:在疏散通道的中途遇见着火房间或墙壁的火焰猛烈封堵了去路,就返回跑向着火房间的反方向寻找另一个安全出口;
(5)如果:向下通过楼梯间疏散时,遇到着火或浓烈的烟气时,说明着火点就位于自己所处位置的下方附近,应以平行方向返回寻找另一个处的安全出口为原则,继续选择另一个安全出口和疏散楼梯;
(6)高层建筑或大型的旅馆中,垂直设置较多部疏散楼梯,在一部疏散楼梯被火和烟雾封堵时,要尽量平行方向寻找另一处安全出口,因为火焰和烟气主要是向上蔓延和流动,且速度很快。应该在平行方向寻找到另一个安全出口,相信有一个出口和通道是安全畅通的;
(7)火场逃生过程中,一定要随时关闭所有你经过的门,它能降低火焰和浓烟的蔓延、流动速度。
主动开展灭火救援行动
根据国家《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高层公共建筑或者高度大于21米的住宅建筑或者一楼是商服的建筑都应该设置室内墙壁消火栓,一般设置在安全出口一侧的墙壁上,常年保证水压水量。
如果您是成年人,在情况允许的时候可以勇敢地拿起消火栓枪对火灾进行扑救,这样既救助了自己也救助了他人。
上一篇:
消防施工工地消防安全......
下一篇:
城市高层建筑消防逃生......
政策法规